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蛋鸡以能为食”这句话在蛋鸡养殖圈传播甚广。为了防止饲料当中的能量不足,很多养殖人员都会选择通过添加油脂来弥补。
大量一线数据显示:各种油脂使用效果:豆油>动植物混合油>棕榈油>鱼油>牛脂。但是目前市场流通的很多豆油(植物油)质量不一,使用不当反而会起反作用,这是一部分不愿意在饲料中油脂的主要原因。
另外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能量决定采食量的前提是标准舍温度和符合质量标准的玉米(玉米是饲料当中主要的能量来源)。
舍温多少和额外补充的油脂的多少一般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玉米的能值高低,受限于个人认知和设备等问题,就很难做到精确。可以通过定期测定产蛋曲线、蛋形指数等指标来指导我们的饲养管理工作.
其二,能量作为与蛋白质并重的两大类营养之一,在一线生产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养殖人员针对蛋白质的认知还可以,但是对于能量的认识就差强人意了,特别是对油脂的使用,个别的还有一些认识误区。本篇文章主要帮助大家来分享如何让通过正确的油脂添加方式实现降本增效。
添加油脂,特别是添加优质植物油如豆油等在蛋鸡生产上不仅具备提供能量,还提供了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对调节蛋重有着重要作用)和大豆黄酮(刺激卵泡排卵);
主要功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的吸收(促进机体营养物质被吸收的各种酶需要维生素的激活才能够实现);减少热增耗(对于夏季减少热应激意义重大);提高饲料的转化率;维持蛋鸡的生产性能重要作用。
另外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矿物质等都是很细小的粉末,在上料或者开风机的过程中飞起来的粉末状的物质就是这些营养素。加豆油能有效的把这些营养素的粉尘留在饲料里,减少浪费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确保能量和其他营养保持平衡的情况下,根据季节、蛋鸡的日龄和品种,选择适合的油种和添加量,确保油能够充分地与饲料接触和混合,从而达到**佳的添加效果。
一、蛋雏鸡35日龄前
目的是满足高能量、高粗蛋白等营养物质的达标。
对于对于雏鸡来讲,能量对于体重达标的意义大于粗蛋白,而35-42日龄的体重达标决定了遗传性能的发挥与免疫器官的发育好坏,目前多数青年鸡场的35-42日龄体重达标率不足50%,这严重影响后期青年鸡的体型合格率
技术难点:在育雏阶段,大家比较任何的营养标准是蛋白质达到21%,能量不低于2900kal/kg,但此阶段传统的玉米、豆粕型日粮,在满足粗蛋白营养要求后能量得不到满足;满足能量后,需要的粗蛋白受空间的限制又不能达标。此时根据需求,添加1%的油脂,就恰到好处。
油脂的代谢能多在8000大卡/公斤,1%油脂可以替代2.5%左右的玉米,这样就可以腾出营养空间,进行营养的平衡。
二、蛋鸡初产到高峰期
目的提供充足的能量,提高粗蛋白等营养浓度,满足低采食量情况下营养摄取,奠定高产的体质基础。
技术难点:初产到蛋鸡上高峰,乃**30周之前,蛋鸡肠管的发育并没有达到**大化,此时期要同时满足产蛋、生长的双重营养摄取需要,存在营养需要高与摄取量低的矛盾。
此期营养一旦得不到满足,蛋鸡不仅不能顺利平稳上到高峰,而且还会因营养的负平衡影响机体健康状况,进而影响鸡一生的产蛋性能和经济效益(临床表现就是歇窝和产蛋延迟提前)。
建议根据季节和鸡群定期称重(均匀度)、羽毛情况等不同,添加0.5-1.5%的优质植物油;
增加优质预混料或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10-20%;
在30%产蛋率逐渐调整为春秋季配方(一般普通载体预混料约24-25%豆粕,高档预混料添加21-22%豆粕),之后连续两个10%产蛋率分别增加43%蛋白的豆粕约1%,之后稳定配方(普通载体预混料约25-26%豆粕,高档预混料添加23-24%豆粕)到90%产蛋,**好到30周以后,再根据季节恢复为相应季节的四季配方。
三、盛夏上高峰的鸡
目的提高饲料营养浓度,满足低采食量情况下营养的摄取,确保此时期上高峰的鸡稳产、高产、久产、优产。
技术难点:虽然鸡以能为食,但是炎热季节能量减低增加的采食量,不能弥补因营养浓度降低而造成的营养摄取的减少。
为了满足鸡在夏季低采食量情况下营养的基本满足(以褐羽鸡为例维持夏季**低粗蛋白日进食量18克左右,蛋氨酸420毫克,赖氨酸820毫克,苏氨酸660毫克,钙4.2克)我们要添加1%-1.5%左右的优质植物油,在满足能量需要的基础上,腾出空间,提高豆粕等的添加。
同时**好根据采食量增添20%左右的预混料或维生素、微矿、氨基酸等。
注意:加油的饲料,切记现配现用,防止酸败发霉;注意购买的油脂质量
四、秋季上高峰的蛋鸡
目的弥补新玉米含水量高的缺陷,防止营养的负平衡,确保蛋鸡顺利上到高峰。
技术难点:秋季新玉米含水普遍在17%-18%,由于新玉米含水高,饲料能量不足,鸡动用体脂用于产蛋。此时期上高峰的鸡如果不适当添加油脂满足营养供应,很容易出现没有高峰期,体差、多病的现象。
我们按照玉米含水14%及其以下不再添加油脂的基础上,按照实际含水与14%含水的差,根据实际玉米添加增加油脂。添加油脂%=玉米实际添加比例%×(新玉米实际含水%-14%)×0.44。也可以按照含水在14%基础上,含水多1%增加0.3%油脂的大致方法添加优质植物油。
五、冬季饲养的蛋鸡
目的提高饲料能量水平,降低饲料的料蛋比,保持机体健康。冬季蛋鸡需要额外消耗能量抵御寒冷,如不能相应提高饲料能量水平,鸡就会大幅提高采食量。这样不仅饲料的转化率会下降,而且由于摄取较多的粗蛋白,影响机体健康(出现肾肿、痛风等营养代谢性疫病,为来年春季的脂肪肝也埋下了“祸根”)。
不仅如此,鸡粪中还会残留大量未完全消化的豆粕等粗蛋白,进而影响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此时,要通过添加1%左右的油脂,调整饲料蛋白能量比,抑制采食量的提高,降低料蛋比,维持机体的的健康和高峰期的持续。
总之在添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蛋鸡的生理反应和产蛋品质,及时调整添加量,确保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我们还要时刻注意一些“客观”或者“习惯性遗漏”引发的生产数据不理想。比如霉菌毒素等导致肝脏功能差,内源性乳化剂(胆汁酸)不足,不能很好地把脂肪代谢掉,造成脂肪沉积在肝脏中。或者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饲料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因高温、紫外线照射等作用,同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而腐化变质,导致蛋白质消化利用率下降,甚**引起鸡下痢、肝病(后期脂肪肝)等不良反应。可以在日粮中添加一部分专业的抗氧化剂,解霉剂或者时下比较流行的发酵中药或者酶制剂。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自网络,只供分享,小编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推荐:【孙旭】
上一条:寒潮来袭,冬季蛋鸡养殖需注意这几点
下一条:全封闭鸡舍冬季疫病的防控要点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