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为进一步推进低蛋白日粮技术广泛应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日粮配方结构,提升饲料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养殖业节粮降耗、降本增效,结合《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GB/T5916-2020)、《蛋鸡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T/CFIAS 8004-2023)等现有标准和部分企业应用实例,现总结形成蛋鸡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配制技术要点。
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的应用具有多重优势,包括减少排放以利于环境、改善肠道健康、缓解热应激、降低对豆粕的依赖以及降低日粮成本。
有效能(净能)体系和理想氨基酸模式是蛋鸡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的关键,在满足能量需要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日粮中的氨基酸供给模式,使其尽可能满足蛋鸡生长和生产需求,是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过程中,过度降低日粮中的粗蛋白质水平可能会影响蛋鸡的生长性能、产蛋性能和鸡蛋品质,甚**导致机体抗逆性下降等问题。
因此,在配制蛋鸡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时,必须根据蛋鸡各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精准调控饲料配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实现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的目标。
一、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划分
蛋鸡生长周期较长,商品蛋鸡从出雏到淘汰一般要经过80周以上。
不同生长生产阶段的蛋鸡对营养素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蛋鸡的生长和生产阶段进行精致划分。
结合商品蛋鸡养殖实际生产情况,本技术要点将蛋鸡的生长和生产阶段划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包括育成前期和育成后期)以及产蛋期(包括开产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
二、不同生长阶段蛋鸡饲料的主要营养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GB/T5916-2020)和行业标准《鸡饲养标准》(NY/T33-2004),结合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营养需求指标,和文献报道的不同生长阶段蛋鸡对饲料粗蛋白的需求量以及饲料企业的生产实际,建议蛋鸡各生长生产阶段中实施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
三、多元化蛋白原料资源的选择与使用
玉米、豆粕以外的非常规原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毒素及其他不利于蛋鸡营养吸收或生长的成分,使用量应受到限制。非常规饲料原料在蛋鸡不同饲养阶段的推荐**高用量见表3。
此限量是在充分考虑蛋鸡消化生理特点、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及抗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制定的,并参考2021年4月21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和**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发布的“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中各种原料的限量,同时结合动物评估试验结果和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得出。
育雏期的蛋鸡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对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较为敏感。因此,蛋鸡在育雏期的日粮中非常规原料的用量般低于育成期和产蛋期。
四、蛋鸡各阶段饲料豆粕使用限量建议
蛋白质营养的实质是氨基酸营养,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是评价不同饲料原料氨基酸可利用性及其配制日粮以满足畜禽氨基酸营养需求的重要指标。
包括豆粕在内,国内外相关研究已对多种饲料原料的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进行了系统评价,并探讨了各种原料替代豆粕在饲喂蛋鸡中的效果。
结合文献和生产应用的试验数据分析,发现豆粕可以被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葵花籽仁粕、芝麻粕、亚麻粕、椰子粕、棕榈粕、DDGS、玉米胚芽粕、肉粉、羽毛粉、鱼粉等多种蛋白质原料替代,且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
豆粕含量并非日粮饲喂效果的决定性指标,只要满足蛋鸡的氨基酸营养需求,其他蛋白质饲料原料也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豆粕,从而降低日粮中豆粕的使用量。
(一)育雏期蛋鸡豆粕使用限量
育雏期(0~6周龄)蛋鸡的消化酶分泌功能尚未完善,肠道发育不完全,消化吸收能力较弱。为满足其旺盛的营养需求,并避免营养应激,应选用高品质、易消化的饲粮。建议在此阶段仅使用少量高品质的非豆粕蛋白质原料替代豆粕,对豆粕的使用限量不做过高要求。
根据国内生产实际和国内外低蛋白日粮研究数据,育雏期(0~6周龄)蛋鸡日粮中豆粕的用量一般低于18%,因此,此阶段豆粕的推荐使用上限为18%。
(二)育成期蛋鸡豆粕使用限量
育成前期(6周龄~12周龄)蛋鸡的肠道发育逐渐完善,相比于育雏期,可使用较高比例的非常规蛋白原料替代豆粕,适当降低日粮中的豆粕含量。
然而,育成期蛋鸡的肠道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到产蛋期的采食量,进而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若育成前期蛋鸡摄入营养不合理,往往会引起产蛋期间采食量低,蛋重较小等不利结果。
因此,确保育成前期蛋鸡的合理营养对于其快速生长和生殖系统的发育**关重要。
参考国内外低蛋白日粮的研究数据和生产实际使用量,育成前期(6周龄~12周龄)蛋鸡推荐豆粕使用上限为15%。
在育成后期(12周龄~16周龄),蛋鸡的生理系统接近成熟,常采用限制饲养以节约饲料、延缓性成熟、确保体重均匀以及防止母鸡过肥。
此阶段,蛋鸡对抗营养因子的耐受性较强,可以使用更高比例的非常规能量和蛋白质原料替代玉米和豆粕,从而限制豆粕用量,增加饲料的多样性,促进肠道发育,为产蛋阶段的采食量和消化吸收奠定基础。
参考国内外低蛋白日粮研究数据和国内生产实际,推荐育成后期(12~16周龄)豆粕使用上限为 10%。
(三)产蛋期蛋鸡豆粕使用限量
进入产蛋期后,为了满足蛋鸡的生产需求,应降低日粮中的纤维水平,并增加蛋白质含量,此时优质蛋白质来源显得尤为重要。在开产期,为了适应蛋鸡快速增加的营养需要并为良好的生产性能打下基础,日粮中蛋白质原料的品质和含量均需提高。
而在产蛋高峰期后,随产蛋时间的延长,蛋鸡对高蛋白质的需求逐步降低。综合考虑目前国内生产实际,蛋鸡在开产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的豆粕推荐使用上限分别为18%、16%、12%。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自网络,只供分享,小编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推荐:【郭艳荣】
上一条:鸡爪开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下一条:微量元素对蛋鸡的营养作用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