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猪饲料服务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5937190040

联系我们

  •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15937190040

学习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中心

规模化养鸡场分阶段管理要点

发布时间:2025/4/22 13:51:24      点击次数:528

一、育雏期管理目标:体重、胫长、均匀度达标,高成活率

(一)、进雏前的准备

1.提供环境清洁、设备完好的鸡舍鸡舍墙壁、地面、笼具、设备表面均无鸡毛、鸡粪、粉尘等有机物,设备维修保养 结束,不存在任何影响鸡群饲养管理的因素。熏蒸消毒后的熏蒸点要再次进行清 扫、擦拭。两批鸡之间的**佳空舍期为4周,强烈建议要有**少2周的空舍期,如上一批鸡发 病,要根据所发疾病病原的特性,延长空舍期。鸡舍内温度适宜,无异味,无过堂风和“贼风”。

2.雏鸡进舍前的准备

2.1冬季进鸡前2-3天预温,夏季提前1天预温;

2.2雏鸡进舍前6小时,鸡舍温度达到30摄氏度,雏鸡进舍前1小时,鸡舍温度达到 35~36摄氏度,湿度55%~60%,且温度要稳定、均匀,昼夜变化幅度控制在±0.5摄 氏度之内,鸡舍各部位温差控制在1摄氏度之内;

2.3鸡舍温度达标后,打开排风扇,并调整加热系统保持该温度;

2.4提前2小时对初饮水进行预温,水温保持在25度左右,并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 和电解质(例如禽美舒等),避免含糖产品,防止微生物滋生。

2.5笼养育雏应在笼内铺设垫纸,并且根据鸡群需要适时更换和撤除。

1.初始数量与体重的确定

鸡苗入舍后及时鉴定鸡苗质量,淘汰无饲料价值的鸡苗,清点鸡苗盒数,抽捡10%的鸡苗盒内的鸡苗数量,抽查每盒的准确性,确定初始入舍数量。

对10%的鸡苗进行称重,计算入栏体重

2.断喙

2.1断喙的日龄

小鸡对断喙的应激程度随鸡龄增加,一般断喙的时间定在7-10天进化(孵化厅已经断喙的不在实施)。断喙与免疫都是免疫都是强应激,应该分开实施。

2.2断喙期间营养需求

2天**断喙后3天,应在饲料或饮水中额外添加适量的复合维生素,以利于止血和增加抗应激性。

2.3 断喙的要求

喙孔径以4 . 36毫米为宜,力片热**橘红色即可使用(温度650 - 750摄氏度),烧 烙时间控制在2秒以内。

切除部位在上喙到鼻孔的三分之二、下喙的三分之一处,断喙时用食指放在咽下, 稍用力压,使舌头向后缩回,避免受伤。

3.育雏期饲喂**

3.1雏鸡进入鸡舍后应尽快让小鸡学会饮水,乳头饮水器可使用降低水压的方法 使乳头悬挂水滴进行诱导,真空饮水器等可由工作人员教小鸡饮水;

3.2同时开食与开饮;

3.3全程自由采食;

3.4依据鸡只采食情况,确定喂料时间间隔,及时补充饲料,确保饲料充足;

3.5及时挑拣死亡、伤残、发育不良和鉴别错误的鸡只;

4.体重、胫长、均匀度抽检办法

4 . 1选择每周的同  天对鸡群进行空腹称重(建议在生长周的**后  天进行) 4W开始注意胫长的测量。

4.2抽样比例2%~4%;

4 . 3抽样原则:同  时间、同一位置、同一人员、同一衡器、同一 比例进行抽样称重、胫长测量。

4 .4好的均匀度是在体重范围中间的鸡只多,两端的鸡只少。

5. 
5 . 1体重偏小的鸡只调整到笼架前端单独饲喂(平养单独隔离小鸡栏),加强饲喂 管理,提高均匀度,使体重尽量与大群接近。
5.2对于体重过小,无饲养价值的鸡只及时淘汰;
6.详细记录采食、饮水、死淘、均匀度、免疫、用药、鸡舍温、湿度等数据,形成完整 的数据报表。
 、育   管 
目标:建立良好的体型,促进体重达标,提高均匀度、产蛋期入舍鸡数量与质量
(一)、育成期管理要点
1.育成期饲喂**
1.1全程采用自由采食,根据体重、采食量对饲料进行调整;
1.2增加下午喂料次数,使鸡群形成下午大量采食的采食习惯
1.3注意饲料与饮水的质量,无霉变、无污染;
1.4死鸡、病鸡、残鸡的及时淘汰与处理。
2.  
2 . 1体重偏小的鸡只调整到笼架前端单独饲喂(平养单独隔离小鸡栏),加强饲喂 管理,使体重尽量与大群接近;
2.2对于体重过小,无饲养价值的鸡只及时淘汰

3体均匀腔长抽检办法

育雏期管理中4项

4.详情记录采食,饮水,死淘,均匀度,免疫,用药,鸡舍温湿度等数据,形成完整的数据报表。


三 、产    
( )产蛋前期
目标:体、性成熟同步,为维持**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打下良好基础1.转群的管理
1.1保证鸡舍环境清洁、设备完好 同育雏期管理。
1.2育成鸡进舍前的准备
1.2.1鸡舍**适温度18~24℃;
1.2.2使用与育成舍(场)一致的饮水系统,包括乳头的颜色,理想的水温(建议
10~14摄氏度);
1.2.3转群初期使用与育成舍(场)配方一致的饲料,逐渐过渡;
1.2.4光照强度与时间均不能低于育成舍(场);
1.2.5转群前,完成该阶段的免疫计划,转群后一周内避免实施免疫。
1.3转群前后3天,可补充适量复合维生素以减少应激,并且关注鸡群的采食、饮水 是否正常。
2.产蛋前期的管理要点
2.1确定入舍鸡只数量与体重;
2.2产蛋期的加光以大多数鸡群的体重为信号,鸡群达到开产体重后实施加光程序;
2.3蛋鸡的采食量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应依据鸡群实际的采食量来调整 饲料中各种养分的浓度;
2.4每两周测定一次体重,如果鸡群体重未能维持在标准内,平均蛋重将会变小, 之后的产蛋率也会下降,测量体重及时发现问题。
2.5详细记录采食、饮水、死淘、产蛋率、产蛋重、免疫、用药、鸡舍温、湿度等数 据,形成完整的数据报表。
(二)、产蛋后期
目标:控制蛋重、保证蛋壳质量
1.产蛋后期的管理要点
1.1每四周测量一次体重,确保鸡群体重达标,体重低于标准会导致蛋重变小,无 法维持稳定长久的产蛋高峰期,体重高于标准,容易出现大蛋,造成蛋壳问题提 早出现,且体重过大易导致脂肪肝问题;
1.2注意钙质的添加量和钙质颗粒大小的比例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自网络,只供分享,小编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推荐:【孙旭


上一条:三种霉菌毒素对鸡的危害、饲料发霉原因及危害、常见的霉菌吸附剂
下一条:均匀度差的鸡,为什么产蛋性能也会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