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夏季蛋鸡产蛋率下降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关键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高温高湿环境对蛋鸡造成的多重负面影响。以下是主要原因的详细分析:
1. 热应激(核心原因)
体温调节困难:鸡没有汗腺,主要通过呼吸蒸发(喘气)和增加饮水量来散热。当环境温度超过28°C(特别是持续高于30-32°C)时,鸡的体温调节系统负担过重,导致热应激。
生理机能紊乱:热应激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液重新分配(流向皮肤和内脏器官增多,流向生殖系统减少)、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分泌增加)。
2. 采食量下降
主要直接后果: 这是产蛋率下降**直接的原因之一。为了减少产热,鸡会本能地减少采食量(可下降10%-30%甚**更多)。
营养摄入不足:采食量减少直接导致蛋白质、能量、钙、磷、维生素(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的摄入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维持生命、生产鸡蛋和对抗应激的需求。
3. 饮水量增加与水质问题
增加饮水量: 鸡通过大量饮水来帮助散热,饮水量可能成倍增加。
稀释消化液: 过量饮水会稀释消化道内的消化酶浓度,降低饲料消化吸收率。
排泄增加:导致粪便变稀,增加垫料湿度,恶化环境。
水质变差风险:高温下水中微生物繁殖加快,水质易变差,影响鸡群健康。
4. 生理与生殖系统抑制
生殖激素分泌减少:热应激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受到抑制。促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酮等与产蛋相关的关键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卵泡发育迟缓、排卵减少或不规律。
生殖器官供血减少:血液优先流向皮肤散热,导致卵巢、输卵管等生殖器官获得的营养和氧气减少,功能下降。
蛋壳形成障碍:高温导致呼吸性碱中毒,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下降,影响钙的代谢和蛋壳腺利用碳酸钙形成蛋壳的能力,导致蛋壳变薄、破蛋率增加。同时,钙摄入不足(因采食量下降)也加剧此问题。
5. 免疫力下降
皮质醇升高:热应激导致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水平升高,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疾病易感性增加:免疫力下降使鸡群更容易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就会导致产蛋下降甚**停产。
6. 行为改变与活动量减少
活动减少: 鸡只为了减少产热,会减少活动,长时间伏卧不动。
影响采食:过度拥挤在较凉爽的区域(如靠近水帘或风扇处),可能导致部分鸡无法正常接近料槽和水线,进一步影响采食和饮水。
7. 通风不良与氨气浓度升高
高温高湿:夏季高温常伴随高湿度,尤其在雨季。高湿会严重阻碍鸡通过喘气蒸发散热的效果(因为空气中水分已饱和),加剧热应激。
通风不足: 如果鸡舍通风设计不合理或管理不当(风机数量不足、进风口面积不够、风速过低、设备故障),无法有效排出舍内热空气和湿气,导致舍温更高。
有害气体积累:高温高湿加速粪便发酵,产生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高浓度的氨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损伤纤毛,诱发呼吸道疾病,并直接损害鸡的健康和产蛋性能。
8. 光照影响(次要但需注意)
夏季日照时间长、强度大。如果鸡舍遮光措施不到位,过强的自然光可能导致鸡群烦躁不安,增加活动消耗,不利于休息和产蛋。光照时间或强度的突然变化也可能引起应激。
总结来说
夏季蛋鸡产蛋率下降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高温热应激是核心触发因素。它直接导致采食量下降,进而引发营养摄入不足;同时干扰内分泌平衡,抑制生殖系统功能;降低免疫力,增加疾病风险;并可能伴随高湿、通风不良、有害气体等环境恶化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有效防控夏季产蛋率下降的关键在于:
**大程度缓解热应激:加强通风(湿帘降温、增加风速)、遮阳隔热、喷雾降温等。
保障充足清洁饮水:增加饮水点、保证水压、使用凉水、定期清洁消毒水线。
调整饲喂策略: 在一天中**凉爽的时段(早晚)喂料,增加饲喂次数,提高日粮营养浓度(能量、蛋白质、氨基酸、钙、磷、维生素、微量元素)。
优化饲养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及时清理粪便保持垫料干燥、减少各种应激(噪音、免疫、转群等)。
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如电解质、维生素C、维生素E、小苏打、有机铬、益生菌(壳乐)、植物提取物等(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加强生物安全与疾病防控:做好免疫接种,加强消毒,密切监测鸡群健康状况。
通过综合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夏季高温对蛋鸡生产性能的不利影响,维持较高的产蛋率。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自网络,只供分享,小编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推荐:【杜晓明】
上一条:育成鹅的饲养管理
下一条:夏季肉鸡通风管理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