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蛋鸡的饲养周期比较长,几乎是肉鸡饲养周期的10倍。因此管理任务更加沉重。相对而言肉鸡要的是鸡本身,只要保证其成活率就可以了。而蛋鸡要的是鸡蛋。除了要保证雏鸡的成活率,还要保证输卵管的正常。输卵管不正常的鸡一生同样会消耗掉100多元的饲料,是名副其实的“利润蛀虫“。在饲养蛋鸡利润越来越没有保障的今天,剔除绝产和寡产鸡是绝对不能手软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蛋鸡的养殖首先应从观念更新做起;蛋鸡的培养要从雏鸡开始。双管齐下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所以我要在开始饲养之前先提几个小建议。
1,养殖朋友和兽医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及时接受新观念和新技术:
有很多兽医和养殖户都常说自己拥有“10年的经验”,而也有很多拥有10年经验的兽医看不好病,养殖户养不出好鸡。这是他们盲目依靠经验的结果。他们所谓“10年的经验”更多的是简单重复。说成是“10个一年经验”更为恰当一些。养殖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大家回头看看,最初的养殖和现在可以同日而语吗?发展往往是在不经意中进行的。在鸡的品种,营养需求,管理要点和疾病流行的特点都在发生变化的今天,以往的经验有很多不仅已经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而且有很多还成为阻碍养殖发展的因素之一。从事养殖工作的朋友应该主动放弃一部分过时的观念和技术,重新学习新观念,使用新技术。
2,选购产品过分强调价格:
任何行业都是以质量求发展的,很多产品都不是盲目定价,而是物有所值。物美价廉的产品不是随处可见的,得像“淘宝”一样去淘。现在有很多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在饲料,兽药,疫苗甚至鸡苗上做文章。喜欢选购价格低的产品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结果饲养使用后才知道要么鸡群生产性能不好,死淘率高,易患病,要么治疗不力,延误病情,造成损失。老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只重价格,不重质量的观念是要不得的。
3,重治疗,轻管理;
重治疗,轻预防。在饲养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管理是决定鸡群健康的主要因素。鸡群管理的好,一定会不发病或发病少,一旦得了病损失也小得多。还有一些养殖户平时不预防,遇到疾病成天寻思给鸡吃什么药更好。有的还方寸大乱,有病乱投医,一种药还没用完,听说别的什么药好使,就马上更换药物。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应该是平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同时做好预防工作。“防重于治”的原则什么时候也不能变。
4,建立发育与日龄同步的新观念:
传统的养殖是人为的把鸡的一生划分为3个大阶段。即1-60天为育雏期,60-120天为育成期,120天后为产蛋期。转群,上笼,换料等一切变动都以此为依据,雷打不动。大量实践证明,这种划分虽然有道理,但不能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科学的阶段划分是以体重为依据的,体重达到标准后才可以转为下一阶段的饲养。
宋留洋
上一条:蛋鸡场利润流失的黑洞在哪里
下一条:资深蛋鸡民们论逃鸡:伺机出逃,明智之举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