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重心有望上移 豆油或迎上涨机会
发布时间:2015/7/3 12:33:56 点击次数:8300
第一部分 2015年上半年整体市场回顾
一、国内外豆类期货市场回顾
就2015年上半年国内外豆类市场走势来看,黄大豆1号走势相对独立,大商所豆粕受美国CBOT大豆走势影响较大,但又因其基本面变化而存在些许差异,而美豆油和国内豆油期货价格走势接近。因此,以下就从国内黄大豆1号、美国大豆、国内豆粕、以及国内外豆油走势四个方面对2015年上半年国内外豆类期货市场行情走势进行回顾。
(一)国内黄大豆1号期货走势回顾
直补政策施行后,黄大豆1号期货走势相对独立,且最大收购主体的缺失导致年后农户的余粮高于历史往年。春节及春耕的资金需求松动了农户的惜售意愿,导致市场供应增加,而需求表现疲弱,第一季度供需宽松的格局使得现货价格持续回落,拖累黄大豆1号指数大幅下跌,达到最低价3949元/吨,为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4月下旬至5月是播种新季度大豆的时间,农民无暇顾及销售,造成现货市场偏紧,同时市场预期2015年国产豆种植面积可能下滑10%-15%,利好于大豆市场,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黄大豆1号指数从低位迅速拉升至4500元/吨关口,涨幅明显超过现货价格,基差缩小至-400元/吨。6月份后南方市场进入消费淡季,农民开始销售余粮,市场供需偏松,而且基差存在回归需求,因此黄大豆1号从4500元/吨的高位回落。
(二)CBOT大豆期货走势回顾
2015年上半年美国大豆期货指数表现出宽幅震荡、重心持续下移的格局。第一季度宽幅振荡(跌-涨-跌):1月份美农报告数据利空,导致美豆下探至阶段性低点;2月份遭遇巴西卡车司机罢工,加上原油反弹以及美元走软推高商品市场,美豆从低位反弹;3月份随着美豆出口高峰的过去,南美供应丰产格局压制美豆再次回落至振荡区间下沿附近。第二季度南美大豆丰产始终压制美盘期价,不过期间因美豆间歇性出口利好、罢工问题等因素支撑,盘面一度横盘运行,直至美豆播种初期进度顺利利空期价重心再度下移。6月份降雨天气导致播种收尾工作延迟,美豆期货指数呈现低位偏强振荡走势
(三)国内豆粕期货走势回顾
2015年上半年国内豆粕期货指数表现出弱势振荡格局。第一季度豆粕与美豆期货大体趋势一致,呈现宽幅振荡走势(跌-涨-跌):1月份,美豆期货弱势使得压榨成本下降,加之国内库存保持增加态势,豆粕期货承压下行,最低跌至2620元/吨;2月份节前饲料企业备货及长期油厂陆续停机,国内豆粕部分油厂库存减少,对价格形成支撑,再加上外盘反弹,提振豆粕从低位反弹至2900元/吨;3月因饲料企业补库、国内库存止跌回升、美元指数下挫等多空因素交织环境下,豆粕在三角形整理形态中反复振荡。在第二季度初由于部分船期延迟、五一节前停机增加以及巴西出现短期罢工,期价一度出现反弹走势。第二季度中后期豆粕与美豆期货走势出现明显区别,豆粕指数重心下移速度及幅度明显快于美豆期货,这主要是因为5月份开始南美大豆大量到港,油厂开机率维持高水平,而饲料需求相对疲弱,使得豆粕供需趋于宽松,导致现货价格大幅回落,拖累期货价格急速下跌。
(四)国内外豆油期货走势回顾
2015年上半年国内外豆油表现出振荡筑底、重心上移格局。第一季度豆油指数以振荡筑底走势为主:尽管市场存在棕油产量及国内豆油库存呈现下滑趋势等利好因素,但是在原油期货市场低迷、南美大豆前景良好等因素压制下,油脂期价反弹乏力,1月国内外豆油维持弱势;2月在印尼政府提高三倍生物柴油补贴以及原油超跌反弹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豆油期价探低回升;3月因消费需求进入淡季及原油回落,豆油指数再度回落。在连豆油指数连续测试5300元/吨一线后,在原油期货持续上涨、油粕套利以及厄尔尼诺天气预期下,4月豆油形成一波强势上涨走势,整体运行重心上移。不过尽管厄尔尼诺天气预期仍在,而且不断有一些生物柴油利好政策出现,但是由于棕榈油处于季节性增产周期、原油期货滞涨以及国内油脂库存下滑趋势开始扭转,第二季度中后期豆油运行重心上移速度变缓。
二、国内豆类现货行情回顾
国产大豆现货方面:今年年初农户手中还有大量余粮,基于销售压力以及播种资金需求,第一季度农户积极销售余粮,造成市场供应过剩,现价持续下跌,东北大豆淸粮收购均价从年初的4230元/吨跌至3767元/吨,跌幅为10.9%。4月下旬至5月份是农作物播种期,农户销售积极性减弱,市场库存消耗加快,使得国产大豆现货价格企稳,并有小幅回升。而后随着南方市场进入消费淡季,现价上涨动力不足,至6月下旬,东北清粮平均收购价在4060元/吨附近徘徊。
进口大豆现货方面:2015年1月进口大豆688万吨,2月进口大豆426万吨,3月进口大豆449万吨,4月进口大豆531万吨,5月进口大豆613万吨,1-5月累计数量为2707万吨,累计数量同比减少2.7%,金额同比下降22.8%。第一季度大豆进口量从高位回落至偏低水平,致使国内大豆港口库存先扬后抑,整体处于去库存化。第二季度随着南美大豆到港加快,国内库存得到补充,截至6月下旬,进口大豆库存从今年的低点483万吨回升至540万吨左右,增长幅度为11.8%。由于南美大豆升帖水低于美豆,伴随南美大豆集中到港,进口大豆价格有所下降。
豆粕现货价格方面:1月压榨原料充足,油厂开机意愿不弱,而饲料需求不旺,供需宽松导致库存保持增长趋势,压制现货价格维持弱势。2月上旬国内饲料企业为春节期间备货,加大豆粕采购,而油厂长假前开机率显着下降,油厂库存减少,使得豆粕现货价格表现坚挺,再加上巴西运输问题,现货价格一度跟随盘面走高,3月最高涨在3000元/吨附近。不过4月份后开始压榨原料供应增加,油厂开工积极性较强,下游豆粕库存持续增加,压制现货价格不断走弱,从3月的3000元/吨回落至2500元/吨,跌幅达到16.7%。
豆油现货方面:今年上半年豆油库存得到有效消化,年初至4月中旬豆油库存从114万吨下降60万吨左右,处于三年来的低位,现货价格表现较为坚挺,加之盘面受外围市场影响而走高,现货价格呈现偏强振荡走势。 上半年的运行区间大致在5500-60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