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为充分发挥鸡种的遗传潜力,提高其产蛋量,取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在生产管理中应把握好六个关键环节。
一提高后备鸡的整齐度
培育后备鸡是否成功,其整齐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体形差异小,鸡群发育整齐,性成熟才能同期化,将来开产时间才能一致,产蛋高峰也高。在管理中努力从雏鸡开始提高其整齐度,除在温度、湿度、饲料、密度、免疫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外,要注意随时将强弱雏鸡分开饲养,对弱雏加强营养。在育成鸡阶段,按照鸡群中大多数鸡只的需要来管理,尽可能缩小鸡群内的个体差异。
二后备鸡“双标”的意义
骨骼的发育与将来母鸡的蛋重、蛋壳强度好坏密切相关。在管理中使开产鸡的平均体重和骨骼发育都能同时达标是体成熟的重要标志。骨骼的发育用胫骨长来表示。体重达标而胫骨长未达标,说明其体内脂肪过量,直接影响其产蛋量和蛋壳质量。因此在育成过程中,需不定时抽测体重和胫骨长,并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力求使其体重和胫骨长在开产时能同时达标。
三控制好性成熟日龄
性成熟的早晚与环境及遗传有关。合理的光照是控制性成熟的重要措施。一般蛋鸡12周龄后对光刺激敏感,能促进性成熟。在生产中应注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光照方案,使鸡的体成熟与性成熟达到同步一致,才能保证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
四产蛋期加强科学管理
1、保障最适宜的温度范围生产实践表明,13-23℃是鸡产蛋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的产蛋率和蛋壳质量,因此要做好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
2、舍内通风换气良好通风换气可起到排污、调节舍内温湿度的作用,特别是在大规模集约化养鸡场,通风换气对鸡产蛋潜力的挖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减少应激因素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会使鸡群惊恐,引起应激反应,导致鸡食欲不振、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减少应激因素除采取针对性措施外,应制定和严格执行科学的鸡舍管理程序,包括光照、通风、供料、供水、饲粮更换等。
五产蛋高峰期后的饲养管理
1、及时挑选病弱鸡在饲喂或观察鸡群时,凡发现精神不好、冠白或紫、腿不能站立等情况的鸡应及时挑出淘汰,以防死于笼内。
2、防止“早衰”因维持产蛋高峰的时间过长,使机体出现“负平衡”,体重明显减轻,从而造成鸡的早脱毛,尤其在寒冷的季节脱毛更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调整饲料营养水平,防止“早衰”,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产蛋后期饲养管理,避免产蛋周期的过早结束。
六养殖过程中注意鸡群保健
1、缓解蛋雏因前期消化酶分泌不足,肠道有益菌群不健全,而引起的首次进料的压力,减少胃肠道的应激,充分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使体重达标率更高,整齐度更好,保证鸡群健康发育,提高均匀度,有效提高饲料吸收转化,进而间接保证高产,稳产。
2、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转化储存起来,因此在寒冷季节,使机体充分利用脂肪来为机体提供能量,减少冷应激;同时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蛋鸡骨骼发育有重要意义,使胫骨长达标率更高。使产蛋周期更长,高峰更持久。
汪东升
上一条:冬季气温突降,养鸡如何抵抗冷应激!
下一条:蛋鸡营养如何影响蛋壳质量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