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猪饲料服务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5937190040

联系我们

  •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15937190040

服务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服务中心

136万吨!中国再向美国采购玉米大单!如何看待玉米的替代情况?

发布时间:2021/1/29 9:43:34      点击次数:7467

刚刚中国采购美国玉米136万吨,半年来最大订单!

 

近期国内玉米现货及期货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现象,而不同于现货的微跌,玉米连盘期货价格主力合约再涨至2930元/吨的历史高点后开始明显回落,更是一度跌至2750元附近,跌幅达到6.1%。一方面是前期暴涨之后出现的“后遗症”;另一方面是山东等地现货价格走跌导致投资者出现短暂看空情绪。玉米现货价格尚未出现大范围降价现象,但年前再涨空间有限,这比较符合“国家预期”以及市场走势。而限制涨价的关键因素如下:

 

1、小麦、稻谷的替代量增加:目前小麦、玉米价格已经倒挂,在玉米超过小麦价格一定范围后,两者替代比例就会明显增加。此外,陈化稻谷在饲料生产中也可替代部分比例的玉米。从两者近期的拍卖情况来看,在国家尚未出手调控之前,成交较为火爆,这对于玉米市场来说无疑是打压价格的作用。

 

2、库存回升、需求减少(阶段性):春节前部分用粮企业的需求阶段备货基本完成,开始出现观望情绪。而有变现需求的农户及贸易商年前存在抛售情绪,再加上疫情导致的交通运输受阻情况有所改善,各地玉米库存出现回升,必会造成玉米价格的企稳回落。 

 

3、政策调控:虽然国家并未对玉米出手,但小麦拍卖的细则更改导致其价格大跳水,也着实给玉米市场的“各位”敲了一记警钟。幸好目前玉米“肆意涨价”已被控制住,否则国家也会出台相应措施来平抑高价玉米。

 

虽然玉米市场价格出现回落,但很难出现“暴跌”行情。一来是市场供需不允许,二来是前期已经“夯实”了底部价格。正如我们上文所分析:目前短暂的价格回落主要疑问春节前部分用粮企业的需求阶段备货基本完成,补库热情有所减退。而不少企业仍担忧节后玉米市场存在缺口,需求可能还会再度增加。因此我们预计玉米价格继续保持区域性价格波动,年前涨跌幅度不会太大。继续建议企业可逢低备货,特别是在今年东北玉米毒素水平普遍偏高的背景下,择优采购玉米方是良策。

 

此外,公布几个消息数据:据1月26日的最新报道,美国农业部门表示,美国出口商向中国买家出售了136万吨美国玉米,计划于8月底前交付,这是他们第五次大规模采购美国谷物。另外,这还是美国关键人物上台以来,中国首次大规模购买美国大宗商品,这对两国未来的合作开了个好头。在利好消息传出后,美国玉米价格飙升,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期货合约上涨高达3.9%。事实上,过去一年,中国市场对进口玉米的采购热情几乎达到了历史最高。2020年7月,中国买家购买了193.7万吨美国玉米,为美国有史以来的最大玉米销售订单。

 

2019年,中国进口玉米仅使用了玉米进口配额的67%。而根据中国官方的数据,2020年中国进口了1130万吨玉米,首次超出年度配额(720万吨)。中国买家进口玉米的热情可见一斑。不过,作为玉米生产大国,我国的玉米自给率超过95%,为何还需要大量进口国外玉米呢?据悉,玉米是重要的饲料用粮,去年以来,我国生猪行业强势复苏,导致对玉米的采购需求持续高涨。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0650万头,同比增长31.0%,恢复到2017年末的92.1%生猪饲养推动玉米饲料需求猛增的同时,也推高了玉米价格。

 

近一段时间以来,玉米价格再次攀上高峰,多地玉米价格均出现连续上涨,福建当地玉米价格已突破3000元/吨,最高达3050元/吨。这刺激了国内厂商积极采购国外廉价玉米。中国玉米进口或突破3000万吨,美国农产品销售额将创历史纪录有行业机构认为,中国玉米的进口量还将翻倍,对美国农业形成利好。据报道,作为全球四大粮食之一的美国ADM表示,中国对农作物的强劲进口将持续数年,预计中国将进口大约2500万吨玉米。

 

一家全球航运企业的消息人士称:"市场普遍预期中国2020/21市场年度玉米进口量将超过3000万吨。"

 

今日国内玉米市场稳中偏弱运行,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回落现象。东北产区整体维稳,辽宁局地高价区玉米价格下跌30元/吨,吉林某企业补涨190元/吨。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价格依旧偏弱运行,山东部分企业玉米收购价下调10-30元/吨,河南局地反弹20元/吨。北方港口玉米价格稳定运行,南方港口部分地区下调20-40元/吨。虽然近期玉米价格出现小幅回落现象,但价格水平仍保持高位,且各地有补涨现象。预计春节前玉米价格难有明显回落,而优质玉米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东北产区玉米市场仍坚挺维稳,辽宁偏高地区出现小幅降价,而吉林地区则有大幅补涨现象: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玉米收购价格上调190元/吨,水分14%折标价格为2820元/吨,在此之前当地用粮企业收购价基本全部站上2800元。东北地区受交通影响玉米价格保持坚挺,企业年前有补库需求,优质粮源有上涨空间。

 

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市场继续偏弱运行,今日山东地区11家用粮企业玉米收购价下调10-30元/吨;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晨间门前剩余车辆约745车,较昨日增加约74车,到车辆增加,玉米价格继续下跌调整。河南局地反弹20元/吨,当地玉米收购价保持在2900元以上。

 

北方港口玉米市场继续保持稳定,集港量仍偏低,贸易商观望为主,辽宁锦州玉米主流集港价2890-2910元/吨,鲅鱼圈玉米主流集港价2900-2920元/吨。南方港口玉米价格有所回落,广东蛇口港玉米降价20-40元/吨,江苏、浙江局地回落20元/吨;替代品数量增加、港口库存增加,导致玉米有所回调。

 

如何看待玉米的替代情况?

 

玉米期货在1月中旬之后出现了一波回调,其期货价格在2900点的压力下终于出现了压力,而持仓也有所回落。

 

但与以往的阶段性回调不同的是,目前玉米价格已经在情绪的推涨下到达了高位,现货市场下游的企业对于价格的接受度逐渐降低,一场寻找替代品的风潮正在兴起。  

 

1、玉米饲用需求减少

 

玉米凭借其在消化率和适口性等方面优秀的表现,一直是饲料当中能量提供的主要来源,在配方中占比达到一半以上。而中长期看来,我国的饲料需求仍处于上升的趋势,此前在供需平衡表中,多方都将玉米需求预期数字上调。  然而随着玉米价格涨至高位,饲料企业和下游的养殖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升。目前市场价格较高,供不应求的生猪,养殖利润为770~2300元/头左右,由于利润丰厚,目前尚且能够承受上游的涨价,保证玉米的供应。但是于此同时,蛋鸡、肉鸡、肉鸭等禽类,养殖利润近几个月内还在0附近徘徊,因此开始了积极的饲料配方转变和去产能。

 

2、替代品市场火热

 

饲料配方的转变,也在玉米的替代品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迹象,最直接的是小麦、高粱和大麦的价格上涨,其中小麦的价格更是在2021年1月21日达到了近年最高值2634.5元/吨。

 

与此同时,国储水稻和小麦的拍卖也颇为火热。今年1月中旬之后,国储小麦拍卖成交率高达99%以上,而稻谷拍卖成交率也大幅提升了20%-30%。而去年同期,成交率基本上在5%以下。对此,近期临储小麦拍卖政策也有收紧:原来收取的保证金为110元/吨,而自2021年1月26—27日的竞价销售开始,将收取保证金220元/吨,同时还须预付1000元/吨货款后才能参与交易。  

 

3、进口玉米价格上涨  

 

此外,全球玉米的供应也较为紧张,库存也降至近年新低,目前约为2.83亿吨,较去年下降了6.3%。尤其是重要的玉米出口国美国,期末库存下降至近7年的最低点,在出口预期扩大的情况下,价格一路飙升。  

 

另外,在新冠的背景之下,许多国家出现了禁止或限制作物出口的规定,这就使得市场上能够流通的玉米进一步缩减。如果后续还出现部分玉米产区播种面积下降或者产量减少的情况,预计进口玉米价格还会上升。  

 

4、替代品对玉米期货的影响  

 

玉米高价给下游带来的利润压力,需要通过减少产能或者寻找廉价替代来缓解。按照这种需求,随着玉米的需求逐渐转移至替代品,玉米价格会出现向下的回归。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看到,目前其他替代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如果使用了替代品,仍然不能带来太多的利润,就可能导致下游的禽畜产品价格被迫抬升。这种情况下,玉米单品种的价格抬升就会演变为饲粮市场相关产品的整体价格抬升,造成的玉米高价将成为一个长周期大范围的现象。目前我国的玉米市场尚在前一种情况之中,但后续仍有可能演变成后一种情况。  

 

结合玉米期货近期的走势来看,近期由于玉米替代现象逐渐突出,且贸易商出货增加,造成了短期的供需偏松,期货承压回落。但是中长期看来,各类饲用农产品的价格抬升,加之下游饲用需求向好,会给期货带来较好的支撑。玉米近期弱势仍有可能延续,但由于下方空间有限,追空需谨慎。中长期仍然建议维持看涨思维。

 

声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张红)

 

上一条:新华财经调查当猪价下跌已成共识,企业对冲了吗?
下一条:浅谈常见呼吸道疾病鉴别方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