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药物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如果对药物知识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很容易形成错误用药或滥用药物。我在从事基层动物门诊工作中发现,农村许多畜禽养殖户,在使用药物上有许多误区。轻则影响畜禽健康,使疾病防治无效;重则引起药物中毒和畜禽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误区一:“抗生素万能”
有些畜禽饲养户,一旦畜禽生了病,也不管什么病,就喜欢用抗生素,一种不行再换一种,或两种交替使用。滥用抗生素会造成极大危害,除了增加养殖成本外,还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继发“二重感染”,在治病的关键时刻,挑选不到敏感的药物,给治疗带来困难。另外,长期应用抗生素会破坏机体正常菌群的平衡,造成药物残留,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纠正的办法是因细菌感染的疾病,首先要诊断是什么样的细菌病,再来挑选对症的药物治疗。有条件的最好做药敏试验,以达到确实的疗效。
误区二:“疫苗也能治疗”
疫苗只能起着预防作用。而且一种疫苗只能预防一种疾病。如果畜禽发生了病毒性传染病,可以用相应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和“干扰素”等来进行治疗,如畜禽早期感染了病毒性传染病,有些疫苗紧急预防亦有一定的效果,如猪瘟早期用双倍量的猪瘟冻干苗,新城疫早期用新城疫I系苗等;如疫病发展到中后期,用疫苗不但会加重病情,且死亡率更高。
误区三:“进口药比国产的好”
所谓药品的疗效好与差,取决于药品的质量,即有效成份。临床证明国内许多生产企业生产的兽药及其生物制品,其疗效不但不亚于进口药品,且价格合理,有的比进口药还好。
误区四:“人用药比兽药好”
用人药来防治畜禽疾病,一是违反了法律法规。《兽药管理条例》要求,不准随意将人用药用于防治畜禽疾病。如果人吃了带有抗生素残留的畜禽产品,会使人类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导致人类医疗资源丢失。二是增加了成本(人药相对比兽药贵)。
误区五:“任何药物都可以混合起来用”
由于病情复杂,联合用药已是目前治疗畜禽疾病的方法之一。两种以上的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有的会产生增强和协同作用,如青霉素和链霉素,有的则产生拮抗作用甚至无效,如红霉素与链霉素。所以,药物的联合应用必须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可自行其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误区六:“消毒不消毒照样养好畜禽”
有些养殖户缺乏对消毒的正确认识,一个饲养周期只在畜禽进舍之前消一次毒,完全是靠运气和侥幸心理进行养殖,殊不知目前养殖状况如此密集,疫病复杂,不少养殖场畜禽免疫抑制病存在,即便防疫工作做好了,也难免万无一失,一旦疫病流行(包括散发流行)损失可就大了,本地像这样的养鸡专业户绝非个别。所以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方法和措施。而作为养殖户,应着重搞好畜禽舍及其环境、食槽、料桶、水槽等的消毒,包括饮水消毒和喷雾消毒,并且用不同类别的消毒药交替使用,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七:“药物在治疗时用量越大越好”
有些养殖户,求好心急,在给畜禽用药时盲目加大用量,结果适得其反。“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剂量过大对机体都有副作用。如不按医嘱,任意加大。用药剂量容易引起中毒、临床上常见的如喹乙醇、马杜霉素、氯丙嗪、亚硒酸钠、阿散酸、阿托品和敌百虫等,实践证明,以畜禽体重来计算使用量,用药剂量不但安全,而且效果好。
胡俊
上一条:母猪无乳少乳的七大表现
下一条:规模化蛋鸡场安装湿帘需要注意的十项内容 |
返回列表 |